呼倫貝爾市是全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地級市,也是“世界上土地管轄面積最大的城市”。呼倫貝爾市境內的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,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。本世紀初發現呼倫貝爾地下石油資源。呼倫貝爾市總面積26.3萬平方公里,相當于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之和。東鄰黑龍江省,西、北與蒙古國、俄羅斯相接壤,是中俄蒙三國的交界地帶,與俄羅斯、蒙古國有1723公里的邊境線,有8個國家級一、二類通商口岸,其中滿洲里口岸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。
呼倫貝爾旅游資源富集,是國家旅游局認定的全國六大重點旅游開發區,是全國旅游二十勝景之一,是國家級草原旅游重點開發區。呼倫貝爾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一片“綠色凈土”,是大自然饋贈給世人的“天然別墅”,這里的絕大部分森林、草原、湖泊等自然生態環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。這里四季分明,景色各異。春天,芳草萋萋,一片新綠;夏天,林木蔥郁,野花繡地;秋天,碩果累累,千山盡染;冬天,銀裝素裹,一派北國風光;被世人譽為世界美麗的花園。
呼倫貝爾市有天然草場8萬平方公里,天然林地12萬平方公里,呼倫貝爾地處生態屏障地帶,擁有3000多條河流(其中著名的額爾古納河、克魯倫河、雅魯河等),500多個湖泊(其中著名的呼倫湖、貝爾湖),3000多種植物(如樟子松),400多種野生動物(如狍子、飛龍、黑熊等)。大興安嶺由北向南縱貫其中,成為天然的南北界線。世界聞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廣袤無垠,有“綠色凈土”、“北國碧玉”之美譽。 呼倫貝爾大草原、大森林、大水域、大冰雪、大口岸、大民俗、大空調、大氧吧共同組成呼倫貝爾大旅游。
春季,五月的興安嶺上杜鵑花爭奇斗艷,尚未消融的皚皚白雪映著火紅的杜鵑花,是難得一見的人間圣景;夏季的呼倫貝爾氣候宜人,平均氣溫在16℃-21℃之間,是避暑的最佳去處,那醉人的綠色招引著你,站在草原上,看藍天上云卷云舒,心胸就會像草原一樣廣闊。鄂倫春族篝火節、草原那達慕、鄂溫克族瑟賓節、祭敖包等民族節日異彩紛呈。秋季奪人耳目的是那林海的秋色,聽林中松濤陣陣,賞亭亭玉立的白樺,到四方山、達爾濱羅看日出日落,大自然的美景令人留連忘返;走近冬天的呼倫貝爾,一個冰雕玉砌的世界,冰雪節的圣會,讓您充分領略青松傲雪、暢游林海雪原的豪氣和由冰峰、雪嶺、冰雕構成的一派雪韻風情。
目前,全市星級賓館飯店50多家,國際、國內旅行社200多家,旅游景區(點)達200余個,每周有6次飛往北京的往返航班,5次飛往呼和浩特的往返航班,旅游旺季每天都增加航班,冬季也已經開通廣州、上海、哈爾濱等地至海拉爾的航班?;疖嚸咳諏﹂_直達北京、哈爾濱、沈陽、齊齊哈爾、呼和浩特、包頭、綏芬河、大連,旅游觀光巴士可直接行駛至全市各景區(點),滿洲里市至俄羅斯后貝加爾新國際公路口岸已開通。
 呼倫貝爾大草原
 千年草原 歷史風塵
 莫日格勒 有駿馬走過的蜿蜒河流
 貝爾湖 草原悲痛時的一顆淚滴
 巍巍興安 秋季風光
 悠遠深厚的游牧民族歷史與文化底蘊
 呼倫貝爾大草原
 莫日格勒河
 達爾濱羅的春天 興安杜鵑
 額爾古納 根河濕地
 額爾古納河 源遠流長
 柴河秋天 臥牛天池
 呼倫貝爾大草原 冬季牧馬
 中俄邊境的村莊 冬天
 冬季到呼倫貝爾來看雪
呼倫貝爾百科 中文名稱: 呼倫貝爾市? 英文名稱:Hulunbuir? 行政區類別: 地級市? 所屬地區: 中國東北? 下轄地區: 海拉爾區,滿洲里市,額爾古納市? 政府駐地: 海拉爾區? 電話區號: 0470? 郵政區碼: 021000? 地理位置: 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? 面積: 263,953平方公里? 人口: 269.70萬人(2003)? 氣候條件: 季風氣候區及大陸氣候區? 著名景點: 呼倫貝爾大草原,呼倫湖,貝爾湖,滿洲里國門? 機場: 海拉爾機場? 火車站: 海拉爾火車站,滿洲里火車站? 車牌代號: 蒙E
歷史發展 呼倫貝爾見諸史籍最早的是東胡。公元前209年匈奴人統一北方草原,呼倫貝爾地區屬其三部領地之一左賢王庭轄地。? 東漢建武二十五年鮮卑與東漢“通驛使”,這是公元49年。此時,鮮卑人已經走出森林,生活在海拉爾河、伊敏河、根河、額爾古納河流域以及達賚湖畔,并發展為強大的部落聯盟。公元4世紀,鮮卑人進入中原,建立了北魏王朝。鮮卑人余部,在此后的數個世紀,和突厥、回紇、黠戛斯、烏古烈諸部落相角逐與融合。 北魏時期,大興安嶺東有烏洛侯等室韋諸部,嶺西有地豆于等室韋部。 隋時,室韋分五部,生活于呼倫貝爾的是北室韋、缽室韋和深末怛室韋。唐時,室韋分為九部,居嫩江(那河)沿岸的為達末婁部、達姤部,烏羅渾部和黃頭部;居大興安嶺以西者為:居俱輪泊(今達賚湖)南的烏素固部、移塞沒部塞曷支部和鮮部(黑車子室韋);居額爾古納河沿岸的西室韋部、大室韋部和蒙兀室韋部。 7-8世紀,突厥人和回紇人先后進入呼倫貝爾嶺西地區,這里一度成為突厥和回紇的東部邊地。9世紀末和10世紀初,嶺西逐漸成為烏古烈和塔塔兒人的駐地,嶺東成為契丹人的勢力范圍。 10世紀初至12世紀,呼倫貝爾屬遼國。 12世紀初至13世紀初,這塊土地屬金國。 成吉思汗先祖蒙兀室韋部在額爾古納河流域日益成長壯大起來后,公元8世紀他們西遷到斡難河、土拉河、烏爾遜河發源地肯特山地區。當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后,他又重返呼倫貝爾,從塔塔兒人手中奪取了呼倫貝爾。成吉思汗最終統一了北方蒙古高原。統一的、強大的蒙古民族,也在這一歷史時期形成。蒙古帝國建立后,1214年,成吉思汗將呼倫貝爾先后分封給他大弟拙赤?哈薩爾(故城在今額爾古納市黑山頭),二弟赤溫?額勒赤及德薛禪家族,三弟帖木哥?斡赤斤弟(故城在今鄂溫克自治旗輝河)。? 1368年明朝建立后,元順帝退守蒙古高原。呼倫貝爾大興安嶺東麓為蒙古阿魯科爾沁部牧地,嶺西直至尼布楚的廣闊草原為蒙古四子、烏拉特和茂明安部游牧地。 明朝,呼倫貝爾地區由努爾干都指揮使司下設的一些衛、所管轄。 清朝,1734年建立海拉爾城,隸屬五大將軍屬地——黑龍江將軍。 1932年,偽滿政府建立后,呼倫貝爾成為省級單位,為"興安省",省會設在海拉爾。 1945年8月日本投降,10月嶺西地區建立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。 1945年10月在嶺東地區建立納文慕仁省。 1946年6月改稱納文慕仁盟,受中共領導的興安省政府領導。 1946年10月改稱呼倫貝爾自治政府。 1947年5月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。 1948年1月1日改稱呼倫貝爾盟,歸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。 1949年4月,呼倫貝爾盟和納文慕仁盟合并,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,簡稱呼納盟。 1953年4月1日,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 ,簡稱東部行署 ,署址設在烏蘭浩特。同時撤銷原哲里木、興安、呼納三個盟的建制,其中原呼納盟的海拉爾、滿洲里、烏蘭浩特變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,其工作委托東部行署代管。? 1954年4月30日,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 ,將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地區合并,改稱呼倫貝爾盟,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,作為地方一級政權,直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。盟政府設在海拉爾市。 1957年2月21日,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。 1958年6月1日,撤銷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,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派出機構,設行政公署設在海拉爾市,改稱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。 1967年12月20日,籌建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,設為臨時權力機構,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職權。 1969年8月1日,呼盟大部分地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,一部分(原興安盟的大部分)劃歸吉林省管轄。 1979年7月,恢復1969年前的行政區劃,呼倫貝爾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。 1980年7月,恢復興安盟建制,呼盟恢復1954年4月前的區劃。 199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區。 2001年10月10日,國務院批準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;撤銷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。呼倫貝爾市轄原呼倫貝爾盟的阿榮旗、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、鄂倫春自治族、鄂溫克族自治旗、陳巴爾虎旗、新巴爾虎左旗、新巴爾虎右旗和新設立的海拉爾區;代自治區人民政府管轄滿洲里市、牙克石市、扎蘭屯市、額爾古納市和根河市。 2003年被評為“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全國雙擁模范城”。 2007年被國家評為中國魅力城市,獲得最具民族特色城市獎。
行政區劃 2005年,呼倫貝爾市轄1個市轄區、4個旗、3個自治旗,代管5個縣級市。
- 呼倫貝爾市?
海拉爾區? 滿洲里市? 扎蘭屯市? 牙克石市? 根河市? 額爾古納市? 阿榮旗? 新巴爾虎右旗? 新巴爾虎左旗? 陳巴爾虎旗? 鄂倫春自治旗? 鄂溫克族自治旗?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
地形特點 呼倫貝爾市西部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北部,北部與南部被大興安嶺南北直貫境內。東部為大興安嶺東麓,東北平原——松嫩平原邊緣。地形總體特點為:西高東低。地勢分布呈由西到東地勢緩慢過渡。
氣候特點 呼倫貝爾市氣候分布特點以大興安嶺為分界線: 1.從氣候類型為:嶺東區為季風氣候區,嶺西區為大陸氣候區。 2.從年降水量類型為:嶺東區位半濕潤性氣候,年降水量在500—800mm;嶺西區為半干旱性氣候,年降水量為300-500mm。 3.年氣候總特征為:冬季寒冷干燥,夏季炎熱多雨。年溫度差、日期溫差大。
植被分布特點 植被分布分布由森林向草原過渡,植被的分布依年降水量決定。 嶺東地區為半濕潤地區多分布為森林(針葉林混交林)——大興安嶺林區。 嶺西地區為半干旱地區多分布為半干旱草原——呼倫貝爾草原。
|